韩信临死前曾说 :''吾悔不用蒯通之计,乃为儿女子所诈。岂非天哉!''七年前,韩信灭魏、伐赵、收燕、攻齐,又打败了项羽大将龙且的二十万楚军,奠定了历史上兵仙的地位,又向汉王刘邦索要齐王封号,可谓春风得意。但对蒯通三分天下的建议却没有接受,韩信在顾虑些什么?如果当时做了决断,是否就不会有兔死狗烹的下场呢? 一、天下之势 虽然项羽在与刘邦对峙时仍不落下风,但韩信在北方的行动,使楚国丧失了大多数盟友,且韩信占据了齐国全境后,汉军直接插到了楚军的侧后,韩信''北举燕、赵,东击齐,南绝楚之粮道,西与大王会于荥阳''的战略构想已经显现出威力。 三面受敌的项羽承受了极大的压力,派出武涉游说韩信,武涉以个人得失的角度说出三个理由: 1、汉王的目标是吞并天下,不会容忍割地封王,齐王的封号也不会长久。 2、刘邦的承诺不值得信任,其人背信成性。今天给你的明天就可能收回去。 3、楚汉相争,你可要想明白,怎样才符合你的利益? 但韩信的荣耀、富贵都是出自刘邦,''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用,故吾得以至于此。夫人深亲信我,我倍之不祥,虽死不易。幸为信谢项王!'' 二、蒯通之计 武涉是敌方阵营的说客,明显是为了项羽的利益而来。韩信手下的将领及官员大都是刘邦派来的旧人,蒯通是少数几个新加入的人员之一。 在攻打齐国之前,郦食其游说齐王田广成功,韩信停下了进军的脚步。蒯通及时指出汉王并没有发来停止进攻的命令,虽然牺牲了郦食其,也使韩信登上了齐王的宝座。 仔细分析了各方的形势之后,他向韩信献三分天下之计,依据如下: 1、现在楚汉相持,难分高下,韩信是决定双方成败的关键。 2、百姓疲劳困苦,怨声载道,只有韩信能够平息兵灾,使天下恢复太平。 3、凭借现在的地位,使楚汉罢兵共存,可以形成三分天下、鼎足而立的局面,这是天赐的良机。 对蒯通的计谋,韩信仍以不敢忘恩负义相对。蒯通则以韩信熟悉的张耳与陈余的故事加以劝说,此两人为平民时结为生死之交,但在利益驱使下却反目成仇。而韩信功高盖世,已经与汉王的利益发生冲突。韩信被说的犹豫了。 几天后,见韩信仍没有主意,蒯通又敦促他当机立断。但韩信不忍心背叛汉王,又以自己功高,汉王终究不会夺取他的爵位。 道不同,蒯通离开了。 三、蒯通没看到的 1、韩信只有军队的使用权 曹参,灌婴,周勃,樊哙都曾在韩信麾下,但他军中的将领及官员绝大部分对刘邦忠心耿耿,韩信没有自己的势力,放到现在,就是个经理人,而非董事长。前204年,成皋之战后,刘邦轻易闯入韩信军营,一举剥夺了他的军权,没有内部人的协助那会如此。这件事发生在蒯通献计之前,却被他忽视了。 前202年,垓下之战后,刘邦故伎重演,又一次剥夺了韩信的兵权,说明韩信的手下忠于的是刘邦。离开了刘邦,韩信是孤家寡人。 2、韩信如果独立,四面树敌 东面是刘邦、南面是项羽,如果独立,与其他两方对比,人才、物资保障等等方面都处于劣势。 北面是韩信打下来的赵国、燕国。赵王张耳是刘邦任命的,且很早就投靠了刘邦,对其忠心耿耿。燕国投降的也是汉王,也不会倒向韩信。 齐国内部也不稳定,田氏王族在齐地拥有庞大的势力,在韩信兵威下,或逃亡、或蛰伏,一有风吹草动,必然跳出来制造内乱。 3、韩信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 韩信要名,刘邦拜将之后,韩信用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胜仗已经名满天下。韩信要利,他已经是齐王,还可能有更多么!韩信需要的都得到了,再折腾,也不会有更多的东西,反而有可能失去。因此,背叛刘邦,没有好处。 总结: 韩信用蒯通之计,可能得逞于一时,楚、汉也可能暂时收兵,但韩信不是政治家,成败也不仅仅由军事决定。在人才储备、经济实力、后勤保障、动员能力许多领域,刘邦已经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,也将凭借综合实力最终完成国家的统一。韩信只是怎么死的问题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