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说明我这不是污蔑和侮辱啊,咱这是查有实据的中国美术史知识哦。 这样的画真的存在,据说还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的作品。 它就是《送子天王图》,又称《释迦降生图》。(手机请横屏观看) 《送子天王图》
这幅图是吴道子根据《瑞应本起经》的记载画的。 《瑞应本起经》云:“净饭王严贺抱太子谒大自在天神庙,时诸神悉起礼拜太子足。父王惊叹曰:我子于天神中更尊胜,宜字天中天。” 《瑞应本起经》
《送子天王图》把这段经文内容作了扩充,带入了前因后果。 所以,这幅《送子天王图》得从右往左看,分为三个部分: 第一部分画的是天王在文臣武将仙女的簇拥下,端坐听取两位押着龙形瑞兽的天神的汇报。
第二部分画的是如来护法神大自在天端坐石上,露出四臂法相,背后光焰中浮现虎、象、狮、龙、佛像等。
第三部分是重头戏,画的是净饭王和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抱着襁褓中的释迦牟尼,接受无能胜明王的跪拜。
这画里面,天神武将还是凸目高鼻的模样,但佛祖释迦牟尼的父母,净饭王和摩诃波阇波提夫人(姨母和养母,佛祖的亲生母亲摩耶夫生下释迦牟尼后7日即去世),包括文臣、侍从和仙女,却是典型的中国人的形象。 你敢说这画的是印度人?
这是佛J传入中国后,到了唐朝越来越“本土化”的象征,由此可见中华文明的融合力之强。 不知道现在的印度人看了这幅画作何感想? PS:关于释迦牟尼的国籍问题,是这样的:释迦牟尼是迦毗罗卫国(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)净饭王的太子。在释迦牟尼生活的时代,迦毗罗卫国是憍萨罗国的属地。而憍萨罗国为古印度列国时代的十六强国之一,疆域包括现在的印度国北方邦和尼泊尔国部分地区。虽然现在的印度不等于古印度,但印度人自己还是说自己继承了古印度。为了尊重三哥的自尊,所以说释迦牟尼是印度人也合理。 不过现在的印度也不能和古印度划等号了,古印度早就灭亡了。 佛J在现在的印度也没什么地位了——11世纪M斯林入侵印度,把佛J从印度抹去了,印度现存的佛J还是公元十九世纪后期才由斯里兰卡重新“回传”的。 所以,现在的印度人看了《送子天王图》估计也是无感。 文化断根的人是体会不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的。 比如说,这幅画没有上色,可能有些人就不愿意看了。 实际上,这幅图属于中国画里面的白描。
白描就是纯用墨线勾描物象。 中国的白描在我看在是美术中最考验基本功和艺术概括能力的画种。 画家首先要观察物体的形态、体积、明暗,然后再把它们精炼、归纳成减得不能再减的“线”。 而且还得结合物体内在的运动,构成线条的组织规律,把线条进一步梳理、排列,还不能给人以繁杂之感。 ——做到上面这些,还只能叫做线稿。 你还得用书法的技法,赋予这些线条粗细、转折、浓淡、曲直,让每一根线,都像一个笔画。 这才能算得上一幅白描。 那学白描,最先学哪副画呢? 这幅《送子天王图》自古以来就被奉为传统白描人物画的经典之作。 为什么经典? 在吴道子之前,中国画虽然也有不少以线为主的作品,但那些线条,基本上粗细一致,跟咱们现在用铅笔、钢笔等硬笔画出来的差不多,没有发挥毛笔的长处。 游丝描代表《列女仁智图》局部
到了吴道子这儿,由于他曾在贺知章和张旭两位书法大家门下学过书法,所以他就把书法的笔法融入了绘画,创造了不断变化着粗细,如同兰花叶片一样的“兰叶描”,也有人称之为“莼菜条”。
由于线条本身有了变化,所以在描绘对象的时候,不需要以前那么多的线了,吴道子的这种画法,又被称为“疏体”。 实际上,书法也是由笔画粗细一致的篆书,慢慢演变到带有粗细变化的隶书。 相比之下,绘画中线条的进步,比书法晚了将近四百年! 《送子天王图》虽然是宋摹本,但它还是完美的表现出吴道子的线条特点,是最能体现吴道子画风的经典之作。 《送子天王图》除了线条出色以外,人物神态也表现得很好。 无能胜明王的毕恭毕敬、天王的威严淡定、天王护卫的警戒都活灵活现。 尤其是恶形恶状的天神,阔口大张,露出满口獠牙,眼珠缩为一点——现在《生化危机》类的KB游戏里的怪物、丧尸,也是如此,让人不敢直视。
难怪吴道子画《地狱变相》,能令人悔过,屠夫都不再杀生**。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:这么精彩的《送子天王图》原本只是吴道子画壁画的草稿(小样),而上了色的壁画早就在战乱中随着寺院被损坏殆尽了。 “小样”传到宋朝,被人当做精品临摹,我们现在看到的留下来的这幅《送子天王图》据说是宋代画家李公麟所摹。 所以,《中国美术简史》在说吴道子的时候压根就没提这幅画。 不过,明代书画收藏家张丑把它鉴定为“水墨真迹”,还说它是“天下名画第一。” 近代,日本纺织巨头阿部房次郎出于保护东亚古美术的目的,收购了包括《送子天王图》在内的大量中国古代美术作品,建立了爽籁馆。 日本收藏家阿部房次郎
现在这副《送子天王图》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,是阿部房次郎长子阿部孝次郎捐的。 ——这点一笑还得感谢阿部房次郎这位日本人,他不是抢的,而是从咱们国家当时的败家子手上买的。 他为我们保存了我们的文物,让我们在13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能看到画圣遗韵,功莫大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