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1日,美国和德国共同公布了关于“北溪-2”天然气管道的协议。根据协议内容,拜登政府将不再阻挠“北溪-2”天然气管道的修建,但同时,双方也表示将通过制裁等手段,阻止俄罗斯“利用能源来对付乌克兰及其他中东欧国家”的任何“企图”。 乍一看,这场能源安全引发的多方矛盾,似乎终于在妥协之下达成了一致。然而,声明虽然保障了“北溪-2”项目的修建不再受美国阻拦,却补了一句“阻止俄罗斯的威胁”,又让人觉得矛盾远未得到解决。 “北溪-2”天然气管道项目一旦落成,德国就可以直接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,甚至还能通过德国的管道干线分流到欧洲气压国家。由于俄欧之间的关系,导致至少四方的利益被牵扯进来。 从德国的角度而言,管道修建完成,不光能保证能源安全、获得经济效益,甚至还能提高在欧盟的话语权,诱惑是非常大的。以至于默克尔不惜得罪美国,也要态度强硬地修下去。 而从俄罗斯的角度出发,这一项目如果能落实,自然是鼓掌欢迎,即便不能达成,德国和美国的关系也会因此蒙上一层寒冰。成与不成都不会输,因此对德国也表现出非常配合的态度。 对美国来说,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,可能会让俄欧之间关系缓和,这让美国对其全球“盟友”的掌控能力减弱;此外美国也担心欧盟遭遇俄罗斯的“能源钳制”。这对美国来说,绝不是一件好事。 另外,由于天然气管道不通过乌克兰等东欧国家,对于这些国家而言,将面临外交和经济的“双输”局面。而乌克兰,正是北约和欧盟用来对抗俄罗斯的“马前卒”,小弟的情绪,还是需要照顾。 因此,这条天然气管道自立项之初,就注定是“几家欢喜几家愁”的结局。 分析人士指出,此次虽然德美双方相互妥协达成协议,但两国分歧并未完全消除。协议遭到美国国内政客及俄罗斯、乌克兰等相关国家反对,未来能否顺利执行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。 从内容上看,协议包含德国的一系列承诺,包括:如果俄罗斯以能源为武器打击乌克兰,将采取行动并在欧洲层面敦促对俄实施反制;尽力促成俄乌两国将俄天然气过境乌协议延长十年,确保乌克兰在2024年后继续保持天然气过境国地位;建立和管理“乌克兰绿色基金”,并与美方共同筹资至少10亿美元支持乌克兰能源转型。 不难看出,德国尽力在平息乌克兰的担忧。可是,乌克兰似乎并不太买账。 《华尔街日报》称,在美国和德国正式宣布达成协议之后,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随即与波兰外长拉乌发表联合声明,批评德国和美国达成的协议给乌克兰和中欧“带来更多政治、军事和能源威胁”。他们认为这项协议“不足以有效限制‘北溪-2’的威胁”,只会增加所谓俄罗斯“破坏局势稳定”的可能性,使北约和欧盟成员国的分歧持续下去。 库列巴还声称,乌克兰当局已经就此事向德国及欧盟发出外交照会,要求就“北溪-2”管道的所谓“威胁”举行磋商。 只不过,乌克兰的话,在欧盟和北约的眼里,分量实在太轻了。 除了乌克兰,俄罗斯也对这份协议表示了不满。主要原因则是针对美俄商谈之后,把针对俄罗斯写进了协议。 据俄塔社22日报道称,俄方已经多次强调,“北溪-2”是一个与欧洲合作伙伴共同实施的商业项目,一些国家试图以政治动机阻挠管道建设的做法“令人困惑”。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批评称,这份文件针对俄罗斯的敌对论调违背了美俄领导人会谈的精神,“试图把俄罗斯描绘成‘侵略者’和‘参与恶意活动’国家的做法,早已成为了反俄分子的名片。这种威胁俄罗斯的行为是毫无根据,且注定徒劳的。” 无论如何,“北溪-2”项目建设已然接近尾声,而默克尔也即将于今年卸任总理。在卸任之前,默克尔特意去美国访问了一趟,想必也是希望赶在自己任期结束之前,为这桩闹心的事求个彻彻底底的解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