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西南门里的路西有处气势宏伟的建筑群,这就是大汶口镇著名的山西会馆,是山东省省级重点保护文物。大汶口山西会馆整体座西朝东,分南北两院,北边为关帝庙,南边为戏楼院,总面积达2283平方米。 山西会馆是清代山西商人出资兴建的集聚会、兑换银票、祀奉乡贤、唱戏等活动的会所,也是接待过往的山西官员和商贾、老乡的重要会所,名为“山西会馆”。 晋商作为中国较早时期的商人,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。明清两代是晋商最鼎盛的时期,晋商成为了中国十大商帮之首,在中国商界曾称雄达500年之久。晋商之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,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。
图|“山西会馆”平面图 关键来了 清代晋商为何 选择大汶口兴建会馆? 这就要从大汶口的一座古石桥——明石桥说起了。明石桥坐落在泰安大汶口镇南门外,北起岱岳区大汶口镇南门,南至宁阳县磁窑镇茶棚村。明朝隆庆年间(公元1567-1572年)修建,故名“明石桥”,清代雍正八年(公元1730年)被大水冲毁,当时的粥店著名石匠姜桂松进行义修,故又称为“姜公桥”。现存石桥净长221米,桥呈S型,桥宽2.5米,有65个桥孔,66个桥墩,桥孔长度不一,桥面由360余块大型石条组成,石桥由数百个巨大的铁锔子固定,是整个大汶河现存最古老、最完整的石桥,也是我省境内现存最长的古石桥。至今已成为江北最长、最大、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上的石板桥。
明代永乐元年间,明石板桥就已经成为了贯通南北的重要通道,此后古桥历经多次修缮。古石桥的建成,解决了大汶河古渡口历史上的南北交通问题。
明清时期,晋商遍布全国,大汶口镇也是商业重镇,同时“古石桥”又是大汶河的咽喉地段,作为会经商的山西人看好这个黄金地段,在此设置办事处,招待山西过往客商,或兑换银票,极大地方便了山西商人,在山西人经商的同时,也繁荣了大汶口镇的经济。
从汶河南岸宁阳茶棚村出发,一路往北,途径横跨汶河的明石桥,就能看到一座石头砌起来的门楼——大汶口镇的西南门。在门里路西就是山西会馆了。
山西会馆整体座西朝东,分南北两院,北为关帝庙,南为戏楼院,总面积2283平方米。据修山西会馆碑文记载,该馆是清乾隆24年(1759年)在关帝庙基础上扩建而成。民国时为食宿招待所和学校,解放后又先后改为盐业公司的仓库和供销社的仓库。由于历史原因,该古迹曾遭到破坏,大殿等主体建筑及其他建筑均残破不堪。 2011年5月,大汶口镇筹划动工修复山西会馆,经过几年的修葺,现已恢复原貌,并免费对外开放,成为当今重要的旅游景观。
图|山西会馆的东大门
图|会馆的东北角
图|早年的关帝庙 这是早年的关帝庙,清康熙年间重修。当地老人说,当年晋商来到这里,在此关帝庙内烧香膜拜,许下诺言,等将来发达了,一定修建一座规模更大的关帝庙。清·乾隆24年(1759年)晋商兴建山西会馆,兑现诺言,在会馆内新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关帝殿。 初入会馆
进入山西会馆东大门门里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空旷的院子。正北则为山门,山门东侧为钟楼,西侧为鼓楼。
正山门里是议事厅 议事厅东西两侧各有配殿
图|议事厅东配殿南的钟楼
图| 议事厅西配殿南的鼓楼
进入议事厅,东面墙上悬挂有字画。这三幅图分别为:先师孔子的行教像、紫气东来(老子骑牛图)及关公像。
议事厅后面是规模宏大的关帝殿,殿内供奉着关帝的塑像
图|关帝庙香炉
图|屋檐上的脊兽
在关帝殿的西侧就是火神殿,供奉的为火神。而在东侧则是财神殿,供奉的为财神。
图| 戏台 会馆东门里有一大片的广场,南面则是坐南朝北的戏台,这里是当年晋商们以及其他来往客商听戏休闲的地方。原来的房顶已经坍塌了,现在看到的是2011年根据旧迹重建的。
图|戏台西的圆形花园门
图|山西街小学
大汶口镇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,历来是重要的商业重镇,各地客商南来北往,云集于此。清代晋商在此同兴建了山西会馆,这里的一条大街便被命名为山西街,后来形成一个名叫山西街村的村落。这里有所学校——山西街小学。
大汶口山西会馆,在促进各地经济贸易的发展、带动当地经济的繁荣的同时,必然也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和传播。虽然是历史遗留的产物,但山西会馆无疑是留给当今时代的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,对于当今经济文化的发展,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文化价值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