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日本为什么侵华,今天当然已经非常清楚了,那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建立霸权,掠夺领土和资源。
但是在当初,日本人曾经制造了种种荒唐可笑的“逻辑”和借口。这些逻辑当中最荒唐的,莫过于东京帝国大学教授蜡山正道的言论。他说,中国“拒绝邻邦日本的提携,反而联苏容共,向西欧帝国主义国家求援,扰乱了东亚的秩序。”也就是说,中国拒绝了日本的善意提携,恶意向苏联和欧美求助,扰乱了国际秩序,日本不得不出兵。
可惜的是,日本人的这些强盗“逻辑”,直到今天,仍然被很多人高度认同。
日本军国主义在全面侵华前,曾经无数次向全世界声称他们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,一是为了应对苏联势力东扩,对日本战略生存空间的挤压,二是在“帮助”中国,防止中国走上错误的道路。
日本人说,苏联向东扩展影响,向中国等国输出革命,严重威胁到了日本的生存。因此日本出兵中国,是为日本国的生存和国家荣誉,不得不战:“日本之战于华北,为生存而争,为荣辱而战”。
东条英机在东京受审时,为日本的侵略行为辩护,称“日本的生存空间太小,不得已才选择扩张生存空间”。
日本人说,他们先发制人,是迫不得已,是为“防共”,防止中国落入共产主义集团的控制之下。张皓在论文《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与建设“新日本”》中引用了大量资料。比如《盛京时报》宣称:
“近百年来,日本之忧常在北方。甲午之役,三国之干涉,日俄战争,其祸因为强俄。今日外蒙与新疆,悉为苏俄所掩有,则‘满洲国’不得不受直接威胁,而华北首当其冲。现在苏俄虽困于内讧,其赤化世界之雄图未曾放弃。殷鉴不远,请看西班牙!日本之争华北,未始非先发制人、未雨绸缪之计。一言以蔽之,尽于‘防共’二字而已。”
近卫文麿指责“中国目前对日本的敌对和蔑视具有第三国际背景”,宣称“问题的根本是日本、‘满洲国’和中国应合作反对共产主义的威胁。”
近卫文麿宣称:“日本外交在安定东亚。所最重视者,在赤化势力之进出。华北治安,日本有重大关系,防止由外蒙进来之赤化势力,以谋东亚安定。”
日本打着所谓黄种人对抗白种人的旗号,积极地推动“亚洲主义”,说日本与中国文化上同源,因此应该追随日本。
日本人说,日本在东亚是大国,“负有维持东亚和平治安的义务”。日本基于责任心,“为着东亚大同起见,无日不希望中国向上”,日本对中国,就像父亲兄长对儿子弟弟一样关爱:“无时不在尽力图谋日华亲善,日本对于中国那种亲切的热忱,好像父兄望自己的子弟学好一样恳切。”
▲ 日本人当年所谓的“大东亚共荣圈”
然而,中国不但不感戴日本的帮助,不考虑与日本同文同种情同手足的关系,反而倒向了苏联:“老大中国不但毫无长进,而且每况愈下了,到了最近几年,反而倒行逆施,联俄容共,情甘赤化起来,以致日本几十年来的苦心,全都付诸流水,悲痛之余,未免转为切齿之恨了。”日本“看着这孺子实在有点不可教”,“为着维持东亚和平治安计,不得不用正义之剑,斩此害群之马”,“断然决然地大加膺惩”。
基于这个逻辑,日本反复指责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在外交上接近苏联是“为着自己的地盘,想满足独裁独善的欲望,竟敢认贼作父,采取联俄容共的政策”,因此迫不得已,忍无可忍,只能断然发动全面战争,以防止中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日本人说,他们要帮助中国抵御两个外来势力。除了中国一起抵抗共产国际这个“赤化”的“危险的”国际组织,还要帮助中国抵抗欧美帝国主义。
日本人指责,国民政府除了靠近苏联外,还竭力寻求欧美的援助以抵抗日本,才导致了“七七事变”的发生。“七七事变”之夜下令攻打驻防卢沟桥的中国第29军部队的日本驻屯军第1联队联队长牟田口廉宣称:中国人“对于日本力主东洋和平而忍耐自重的态度,误认为日本软弱无力,只要有苏、英的援助,对付日本没有问题,所以他们高叫打倒日本,从而导致了目前的结果”。
所以,他们对华作战之目的是“拯救”中国于欧美的压迫和侵略中。近卫文麿在日军对北平发起总攻之日即7月27日发表演讲:“在中国领土之保全,在拯救邻邦,使其免欧美之侵略。今日之事态,若不幸延长,则无殊用亚东人之手,断亚东人之生机。余屡言中国方面须届时猛然反省,亟返亚东人本来之面目者,其意实在此焉。”
02
为了侵略中国,日本炮制出了“满洲特殊权益论”,理由很简单:因为中国东北离日本很近,如果被俄国占领,会影响到日本的生存,所以日本必须要占有。
日本外交史专家信夫淳平认为,大多数日本人的心中都将满洲看成是日本的接壤地,是关乎日本国防和经济命运的重大利害要地。在信夫看来,“我国在支那既往的特殊权益正在受到欧洲列强势力东渐的侵害,而支那自身无抵抗之力,因此,我国才不得已,亲自采取防卫的措施”。
日本侵华是分几步走的。第一步,是悍然出兵中国东北,中国军队没有任何抵抗,日本因此顺利地占领了东北,成立了伪满洲国。
但是,成立了伪满后,日本并不满足,接着染指华北。为什么呢?因为华北离日本也很近。因此他的第二步,则是鼓动“华北自治”,然后投向日本。
日本所谓的华北“明朗化”是怎么回事呢?自1933年5月31日的《塘沽协定》导致华北门户洞开之后,日本企图从经济上蚕食华北。1935年,日军先是强迫蒋介石将其嫡系部队从华北撤走,接着又推动华北五省“自治”运动,“成立他们理想中的华北国”,“公开谋使华北五省脱离南京的管辖”。
日本外相广田弘毅提出所谓“广田三原则”。他声称,为了共同防共,华北须“明朗化”,所谓“防止赤化,须中日共商一有效之方法。赤化运动发源某国,在中国北部边境一带有与日本协议防止赤化之必要”。他要求国民政府必须与日本建立军事同盟,接受日本“军事上之指挥管辖权,以对俄”。此外,广田“坚决要求中国承认‘满洲国’,并放弃其他西方强国的支持”。也就是接受日本占领中国东北这一事实。
这两步走完,在中国国内当然激起强大的反对声浪,出现反日浪潮。日本人因此说,日本侵华,是因为中国近些年不断地侮辱日本、排斥日本的结果。即所谓国民政府“排日侮日”与华北“中央化”的必然结果。
他们说:“七七事变”“系中国多年来辛苦大胆经营之‘排日’运动与教育之自然结果”,中国“排日侮日”是“七七事变”发生的“第二个重要的原因”。
在日本企图实施华北“明朗化”下,国民政府不能不采取必要举措,决定了对日抗战准备的政策,努力“收回冀东察北”。
日本因此指责中国试图“驱除日本在华北的势力”“盛行军备之扩张”。日本指责华北“颇发抗日反满色彩浓厚之不法事件”,“中国对日暴状不下数百件”。寺平忠辅指责中国第29军在“七七事变”之初“认为日本要将华北变为第二个满洲国,因此主张马上同日开战”。
日本舆论称:“中国政府……自‘九一八事变’以后,不但不闭门思过,反躬自省,反而变本加厉,把所有的排外手段,集中于日本一国,对内施行排日、侮日、仇日的煽惑教育,对外用以夷制夷的卑劣手段,中伤或牵制日本。日本固然宽宏大量,由东亚大局上着想,隐忍自重。可是日本越隐忍,中国越狂;日本越退让,中国越自负,日积月累,由排日而侮日,由侮日而挑战。就是没有卢沟桥的冲突,也必有其他的冲突。”
▲ 1942年1月21日,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在国会发表演说,称"我们正在朝着大东亚共荣圈昂首阔步"”
03
日本之所以悍然侵略中国,是因为它严重低估了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。“七七事变”时,日本人曾经计划三个月灭亡中国,实现其战略理想,没想到最终陷入八年战争泥沼。
在“七七事变”之后,国际社会曾一度观望,但是当中国人民展现出坚强的抵抗意志,国际援助开始慢慢展开,对日本的战略物资禁运等制裁措施也开始一项项推出,逼得日本无法支撑,偷袭美国夏威夷珍珠港,最终灭亡。
中国虽然最终获胜,但是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。
为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,中国近年来一直重申二战后形成的现行国际秩序,“该国际秩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,不容随意否定或推翻。”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主要缔造者之一,有权利、有责任也有必要联合国际社会维护巩固这个成果和秩序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