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泰安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会员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快捷登录

搜索
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
查看: 1911|回复: 0

作物重茬障碍一年又比一年重,详解发生原因、危害及解决办法

[复制链接]
 

发帖IP:中国山东泰安

133

帖子

2

威望

574

银币

秀才

Rank: 5Rank: 5

 楼主| 发表于 20-04-16 10:2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山东
作物重茬障碍一年又比一年重,详解发生原因、危害及解决办法原创 东南山上 2020-03-28 22:44:59
现在种地的朋友都知道重茬这个词了,重茬讲的专业一点叫做连作。早些年在豆科作物上表现严重,但现在来讲,很多作物都出现了重茬障碍,不分科属。很多作物重茬危害更是日趋严重。
重茬(连作)指的是长期种植同一种农作物,比如种草莓的地一直种草莓,种生姜的地一直种生姜,种黄瓜的地一直种黄瓜,一年有可能还种2茬。这种耕作方式致使土壤环境失衡,严重影响作物生长。

生姜土传病害发生严重


重茬的严重危害之处在于,它会大大提高土传病害的发病率,造成作物大面积死棵烂苗, 严重时将面临大面积减产,甚至是绝产。
一、重茬的危害
下面介绍重茬给农业种植带来的危害,主要从化学、生物与物理三个方面展开。


1、化学危害:
1)营养物质偏耗,某些微量元素缺乏。
重茬使种植环境中的养分失衡。如土壤中氮磷钾、微量元素等失衡。随着土壤理化性质恶化,植物能从土壤中吸收的微量元素受限,或者某种作物长期吸收、偏爱、喜欢同一种微量元素肥,导致这种元素严重不足、缺乏,而其它不被偏爱的元素过多积累。这种元素的不平衡会引起下面要讲到的土壤盐渍化、酸化、板结等问题。
2) 自毒物质积累。
自毒作用指某些作物自身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会分泌一些物质,如酚类、粘类化合物等,而这些物质对同种或同科作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。等到我们下一茬种植同一种作物的时候,土壤中残存的自毒物质会反过来抑制作物生长。


2、生物危害:
1)某些特定、专一性病虫害蔓延和加剧。
虫害明显增加的有线虫、蛴螬、地老虎、蝼蛄、金针虫等,很多农友会发现这些地下害虫的发生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,会越来越严重。
像枯萎病、根腐病、茎基腐病等的病原菌会在土壤中逐年积累,我们通过熏蒸、使用杀菌剂可以杀死大部分病原菌,但土壤中的隐患仍然非常大。而且这种病害的发生具有专一性,即这一种病害经常发生。


2)土壤微生物种群单一化。
其中表现最明显的为环境中有益生物的失衡。长期的耕作种植,使有土壤缺乏有机质,土壤环境变差,不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,使微生物种类和整体数量减少,也叫生态失衡。
另外,常年种植同一种作物,会使一些适应此环境的微生物大量滋生,而其他微生物匮乏。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足,微生物生态的失衡,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几率。

土壤板结、苗矮小枯黄


3、物理结构危害:
长期连作重茬会导致土壤物理形状显著恶化,如板结、酸化、盐渍化。
由于我们长期使用灌溉水种植,使得土壤中的可移动盐分随着水分蒸发逐渐上升到土壤表层,积聚在土壤表层的盐分,使得土壤溶液浓度升高,进而影响了植物根对水分、养分的吸收能力。当然土壤盐渍化,也跟长期大量使用单一元素肥或者不合理使用肥料有关,致使某些养分在土壤中过量积聚。

土壤长绿苔、红霜


二、缓解重茬的办法
1、轮作。
轮作是具有五千年农耕历史的中国农民留下的智慧,指在同一块地上轮换着种植不同作物。比如可以将根茎类和叶菜类作物轮作, 深根系与浅根系作物轮作,水旱耕作方式轮作。
但是这种方法,对于现在的种植户来讲操作起来比较困难。一是因为区域市场和经济的影响,不允许农户种植其他作物。比如我们在黄瓜区种草莓,可能找不到销路,没有人收购。二是因为不懂另一作物的种植技术,学习起来复杂。

发酵兔粪做有机肥


2、大量施用腐熟有机肥。
这是比较实用有效的方法之一,可以补充土壤有机质,改善土壤环境。山东寿光很多农户朋友都在往地里投入大量有机肥,改善土壤理化性质。
3、补充有益微生物。
土壤中缺什么就应该补什么,重茬导致微生物种群失衡,就应该补充有益微生物。现在市面上有微生物菌肥、菌剂类的肥料,专门用来补充土壤有益微生物,改善土壤微环境。但是补充的有益微生物能否在土壤中生长繁殖,这跟土壤环境和微生物的适应性有关,施用的微生物菌肥菌剂不一定能起到作用。


4、调节土壤PH 值。
对于酸碱失衡的土壤,可以适当施用些调节性的肥料。比如酸性土壤可以施用石灰等碱性肥料来调节。碱性土壤可以通过施用硫酸铵等酸性肥料来调节。
5、深翻。
通过深翻可以改善已经盐渍化的土壤。也有换土的,但实际情况比较麻烦。
6、土壤消毒。
这个是针对土壤病虫害严重的,但是随着抗药性的增加,农残的加剧也麻烦。
7、合理施肥。过去施肥,凭的是经验,如果一味追求产量,可能会使某种肥偏施太多,或者某种肥缺乏。现在可以通过测土配肥等方法,合理施用肥料,调整施肥结构,增施有机肥,减少化肥使用量。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会员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