舒晴曼妙 发表于 18-07-17 06:43

从字典到百度


从字典到百度

小学二年级时,要学查字典了,可全班二十多名同学中只有七八本,还是从其姐姐或哥哥那里借来的。有字典的同学神气极了,我羡慕地看着他们,自以为当过兵的父亲一定也会有字典的!
放学后,因实在撬不开紧锁的那个抽屉,就跑到坡里找正在收玉米的娘,一脸疲惫的娘说:“咱家哪有那玩意?”在极度失落中走进下午的课堂,老师用一本旧了的蓝皮新华字典,在高高的讲台上向我们演示了一番,就让有字典的同学学查起生字来。我眼巴巴地着着,直到下课铃响了,还如坠雾里。两年后,在妹妹的强烈要求下,我家终有了本新华字典,多个放学后的黄昏里,我无师自通地会查字典了。
二十岁时,毕业在家,因实在没有书可读,就心血来潮地翻起搁置许久的字典来,翻着翻着,感觉很是有趣,看着看着,才知自己竟有那么多字不认识,有那么多词不知其意,便决定从第一页开始,字字不漏地学起,并做了大量的记录。刚参加工作时,见新同事家有本厚厚的《现化汉语词典》,非常喜欢,在男主人极不情愿的情况下,我答应他们二十天之内一定送还。借来后,我利用一切业余时间,拼命地看详细地记,总算如期归还。直到2002年末,还完了买房子的钱后,我也有了本新版的《现代汉语词典》,这一回我读得气定神闲,看得慢慢悠悠。凡走进书店,见到铺排开来的各类工具书,我总能想起娘口干舌燥的那句话“咱家哪有那玩意?”只是有了多本字词典的我们,有几人能认真地查个字翻个词?
如果说字典是花树,词典就是果树了。我先赏了字的花丛,又尝了词的果实。口舌生津后,再不敢“山寨秀才念半边”了,对每一个新字生词都敬畏,都认真查阅。日子久了,我的识字率高了词汇量多了,同事们有不认的字词会来问我,我一般能答上来。有一回,同事张来问我“为有源头活水来”前一句是什么?我怎么也记不起来,手头又没资料可查,很是难堪。还有一回,女同事吴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成语,问我什么意思,回家来我查遍了词典也未查到,只能作罢。
起初,用台式电脑打字时,还不知有百度,总是打着打着为一个字而闹心,为一个词而歇脚,于是请字典搬词典,费时又费力。后来知道百度后,打起字来省心多了,不确定的拿不准的,一百度就知晓了,少了模棱两可,多了快捷准确。现在又有了智能手机,随时随地可用百度解疑释惑了,什么“源头“也能找到活水处,啥蹊跷成语也能找到出处了。
从字典到百度,我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,如同从故乡到凤城般漫长且艰辛,还好,查阅的路越走越宽越远,熟稔的字词呈递增趋势。百度“眼尖”,能一下子帮我辨识出最准确的字词;百度“手巧”,能从乱麻中拽出我急用的丝线头;百度“聪慧”,能替我遴选最恰当的词组。百度,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,我手边的百科全书,若有疑问,就百度一下,让我的复杂世界变得简单,给出的正解答案最懂我心。


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从字典到百度